水岸一体 警民一家 共建环湖生态圈
汉寿位于洞庭湖西滨、沅澧水尾域,总面积2021平方公里,拥有天然水域62万亩,总人口87万,是打击治理非法捕捞和非法采矿采砂重点县。“洞庭清波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汉寿公安在省厅、市局和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积极争取党政支持、凝聚各方合力,全环节参与涉渔涉砂涉矿工作,全链条侦办“两非”案件,全效能助推环湖生态圈建设,实现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多赢,得到时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、省委副书记乌兰和副省长隋忠诚等部、省领导充分肯定,工作做法被《人民日报》、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,被省政府列入2020年度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内容。
一、坚持党政统揽,全县上下“一盘棋”。
一是高位推动聚力。汉寿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、县长任组长、分管副县长具体落实、相关部门参与配合的领导小组,并组建专门砂石管理机构,划拨专项资金1000万元保障禁捕退捕工作。县委常委会、县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涉渔涉砂涉矿工作,构建完善了上下贯通、整体联动、一体作战的“洞庭清波”运行体系,为打击涉渔涉砂涉矿违法犯罪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二是精准施策发力。采砂方面,创立“采管分离”模式,全县组建河道砂石资源开采办公室和砂石市场综合整治办公室2个政府常设临时机构,明确、压实部门职责,改变了以往河道采砂职责不明、运行不畅、监督不力等问题。禁捕退捕方面,推行“十六个一”举措,把严巡查执法、渔具处置、转产就业等“六道关口”,落实“四包一”联保制度,从公安、水利、自然资源、交通海事、湿地保护、市场监管和安置转业士官中抽调24人组成联合执法队伍,成为打击整治工作的强力依托。
三是严格奖惩激励。县委县政府将砂石综合整治、禁捕退捕、珍珠退养等工作纳入县绩效评估,与党政正职评优评先严格挂钩,县财政按每办理一起“两非”案件奖励10万元的标准,向汉寿公安局划拨专项经费。制定砂石管理人员岗位补贴制度和部门单位奖励机制,按绩效对相关单位和乡镇予以奖励。对禁捕退捕工作失职失责人员,县纪委严肃执纪,已立案审查4人、诫勉谈话4人。
二、坚持依法治湖,公安主责显担当。
一是以系统观念打好整体战。县局党委将“洞庭清波”行动纳入全局绩效评估,严格兑现奖惩,激发了全警打击破案的内生动力。积极争取政府支持,购置执法监督船艇6艘,在禁捕水域及117公里沿江大堤上安装天眼监控系统18个,在重点部位建立3个巡查点,开展水、陆24小时不间断巡查,形成 “上下协同、专班牵头、队所联动、科技助力”的侦查工作格局。
二是以民本理念打好思想战。坚持传统手段与新媒体相结合,在县委县政府 “十六个一”的基础上,县局增加“两个一”,即:环洞庭湖、沿沅水澧水片区、山区各派出所每日开展1次涉砂路段巡查,每户结对渔民家张贴1张警民联系卡。以 “百万警进千万家”活动为抓手,进村入户走访交流,宣传严打涉渔涉砂违法犯罪的政策和决心。在沿江大堤设置永久性标识牌63块,印发政策通告和公开信4万余份,悬挂宣传横幅、标语4000余条,联系媒体连续2周滚动播放,动用警车100余台次流动宣传,营造浓厚氛围。
三是以主业思维打好攻坚战。县局充分整合情报、网安、治安等警力资源,拓展情报来源、形成打击合力。法制部门提前介入指导相关案件,与检察院、法院建立完善行刑衔接机制,确保案件诉得出,判得了。对“胡祥利等人非法经营案”等大要案件,县局集结精锐力量、实行摧毁式打击,确保了危害群众安全的非法经营团伙连根拔起。联合出水中心等部门,集中销毁扣押收缴的渔船108艘、渔网752张,在全县范围内起到了极好地教育与震慑作用。
三、坚持共治共享,防范化解走在前。
一是多方联动立体布防。县局畅通内联动、外协作的纵横沟通机制,充分发挥社区民警、“一村一辅警”作用,会同乡镇街道基层力量,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滚动摸排。主动对接市场监管、自然资源、畜牧水产等部门,通过举报电话、邮箱、微信等方式畅通网上网下举报渠道。配齐无人机、热成像仪、微光望远镜等高科技设备,设立97处“三无”船舶监管点,建立县乡两级GPS监管系统,对留存船舶明确LOGO标识、安装GPS定位器,实行全天候、全时段监管。对采砂运砂船只,进一步安装GPS定位和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,确保了依法开采秩序。
二是水岸一体同步巡防。协同市场监管、畜牧水产等部门,砂石管理大队协同县砂管办、相关乡镇街道,对西洞庭湖汉寿水域及澧水汉寿沿线水域开展定时巡查,有效挤压违法犯罪生存空间。在砂石开采方面,县纪委派出专干,全面巡查采砂船确定、砂石价格发布等敏感信息,有效预防了砂石市场藏污纳垢。
三是志愿服务有效增防。县局积极联合乡镇街道,吸纳退捕渔民及单位干部职工、社会志愿者,组成义务护渔队伍,在当地派出所的组织下开展义务巡查,放生各类水生物万余斤。县医疗服务队为退捕渔民进行免费体检,对身患血吸虫病的退捕渔民实现了专项医疗救助,获得全县群众一致点赞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